找到相关内容463篇,用时5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僧人书法家的成就

    有功绩,“后世所传水字,自崔张钟王传授,所用流于万字,智永益发其旨趣,授于虞世南”。“永字八法”自智永的整理和推介后便被书法界广泛地认同和接受,据说,当时向智永求字的人络绎不绝,竟把木制的门槛都有...理论家,他喜欢论书,所著《论书》中提出了“凡书通即变”的著名观点,以为“变”是书家成功的关键,他说:“凡书通即变。王变白云体,欧变右军体,柳变欧阳体,永禅师、褚遂良、颜真卿、虞世南等,并得书中,后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54956098.html
  • 四相是什么?

    、灭灭四者,称为随相、小相。相对于此,生、住、异、灭则称本相、大相。盖有为之生成,必须具有九,即之自体,及四本相、四随相,此九同时俱起,缺一不可。其中,四本相之作用,各涉于除本身外之;而四...四相是什么?  四相   修习密乘大圆满道,证得有学乃至无学所有道相:法性现前相、证悟增长相、明智如量相和遍不可思议相。   道家亦有,分别为太阴、太阳、少阴、少阳。又叫四象。   (一)指显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71059550.html
  • 论佛教根本思想——缘起性空

    相待假名安立的呢?大是依小而安立,小是依大而成就,若离开了大则小不成,若离开了小则大无法安立,方圆等亦复如是。又如“生灭、断常、一一异、来去”,涵概了宇宙万,即宇宙万即不出这的范围。“生灭”...于灭而安立,灭依生而成就。《中论》在“生”等前一一加个“不”字,即否定生等有自性,说明其性不本空,只是缘起相待的假名,根本没有实在的生来灭断常等之体可得。可见宇宙万都是缘起的现象,都是如幻如...

    能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21062600.html
  • 必须明信因果方有道

    ,故当发心出离。  出离是因明信因果之理后,而对六道此等如幻之梦境不再执著,产生厌离轮回之心,随即发心要出离此六道。  坚守是于其出离心行之后,坚守正法所示,万事不离善行,不做恶为,绝不堕落于世间...诸佛菩萨无二无别的证境具足诚信。  因此,“懂得”因果绝不等于可以依因果义理来帮助自己。“懂得”因果的人,他们也绝不是明信因果的人。密勒日巴大师曾经讲道:一切的根本就是相信因果,努力以善去恶,这是学...

    王 啊 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1663868.html
  • 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简介

    一切的部分,分五大类,共有百法:第一类心,有。第二类心所有,有五十一,又分为六位:(1)遍行有五,(2)别境有五,(3)善有十一,(4)烦恼有六,(5)随烦恼有二十,(6) 不定有四...论文讲得非常清楚,它说:一切最胜故(心),与此相应故(心所有),二所现影故(色),三分位差别故(心不相应行),四所显示故(无为)。这是说在有为中,心法最为殊胜,所以首先提出。其次说心所与识常相适应;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14665083.html
  • 对经书亵渎不敬 会迅速折耗福报

    生世,那么此生就会如同旁生一般,只是为追求现世而虚度人生,造集无量罪业,完全是无意义的人生,所以佛经对我们恩德极大。 通过佛经,我们才能明了四谛十二缘起、世间与出世间的因果规律,由此方能发起出离心...为有佛,若尊重弟子。”又说:“在在处处,若有此经,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。当知此处,即为是塔,皆应恭敬,作礼围绕,以诸华香而散其处……须菩提!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皆从此经出。”佛也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1775368.html
  • 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

    起信论所说直心等的三心、往生论所说清净等的三心,乃至华严经的十心,宝积经的十心,也无不具于这个一心之中。还有净名经所说的,德云比丘所说的二十一种念佛门,也不外此理之一心。 此在菩萨名为念佛三昧,在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52585016.html
  • 原始佛教的受戒程序——僧尼受戒制度古今谈(二)

    能证初果到四果——阿罗汉,佛说是可以的。阿难就请佛准女众出家,因为不出家就不能得究竟解脱(四果)。阿难一再的请求,释尊实有不得不允许女众出家受戒权宜。于是提出不可过(敬法)告阿难:“今为女子制...于戒,应从众中得摩那?。六、尼半月内当于僧中求教授人。七、不应在无比丘处夏安居。、夏讫当诣僧中求自恣人。如此,应尊重恭敬赞叹,尽形寿不应违。”阿难将释尊之语告知了摩诃波阇波提及五百舍夷女,她们都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34090761.html
  • 三种受构成烦恼和痛苦之因的道理及对治方法

    因上烦恼作用的差别,而导致果的差别。以贪所摄可以造集有漏善业和有漏恶业,所以分别感得善恶趣的苦。比如,若贪求后世的人天异熟而作布施、持戒等,以此贪爱会引生后世在善趣中受生、死亡等苦果;若贪求现世而...现法起忧戚等,于后中感恶趣苦。痴于前二所感二苦随逐不舍。  其中以贪欲三门造作有漏业,能感得将来在五趣中受生等众多苦恼。以嗔心能感得在此生中心生忧恼、口中愁叹,由此因缘造作三门恶行,在来世中感受恶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烦恼|三苦|苦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2/09311394603.html
  • 问: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都有谁?

    核桃的境界。正是天眼阿尼律陀对世界看得太清楚太明白了,所以他是最心平气和的罗汉,跟谁都合得来,他还悟出证道的方法,他认为:道是从少欲、知足、寂静、正念、正定、精进、正慧、无戏论而得到的。 迦旃延 ...阿那律,、优波离,九、阿难,十、罗侯罗。大迦叶是十大弟子之首。梵文:Kasyapa,称大迦叶,或称为迦叶、迦叶波、迦摄波。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。少欲知足,常修苦行,故称为「头陀第一」。「头陀」是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2/15513994732.html